CityPop | 被视觉美学定义的浪漫音乐
回忆哆啦没有A梦
تم التحديث الأربعاء
夏夜与城市高楼,海滨与老爷车,泳池与棕榈树,无休止的欢声和笑语……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曾做过一场关于爱情、希望与享乐主义的超现实美梦,这场美梦被赋予了一个名字: City Pop。而这段原本只留存于昭和末年的梦幻时光,在破碎后又重新化成了另一个巨大的泡泡,永恒地飘在我们始终触及不到的上空,仿佛一个我们永远无法介入的平行世界一般。 City Pop 是日本经济泡沫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音乐类型。彼时沉浸于欢脱和奢靡之中的日本民众不再能够欣赏传统民谣这般苦涩的「靡靡之音」,从美国流入日本的 Disco、Funk、Jazz 以及当时正在浪头的 New Wave 等多种音乐流派给城市带来了全新的生命活力。然而来自西洋的音乐又尚且有距离感,于是日本的人们开始往传统的日式歌曲中灌入西洋的元素,并在日本都市的独特洗练下,用来描绘享乐生活和度假心情。 City Pop 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流派,它更是用来表达日本都市生活者价值观和感情的独有美学。 当听到 City Pop 音乐的时候,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种悠闲惬意,仿佛将所有烦恼抛诸脑后的氛围,一些赏心悦目的画面也会随着这种轻快的律动自动在脑海中播放。一种音乐类型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集体意象,往往归功于它契合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而 City Pop——这种充满都市浪漫气息的音乐风格——便记录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前 70 年代至 80 年代的城市生活。更准确来说,这是曾经那个年代日本民众「想象中」的现代生活。 与昭和末年沉溺在一场泡沫美梦的日本青年一样,40 年后的我们仍然在相似的夏日城市梦境里,永远不想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