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波哥雷里奇20多年来再度发行整张萧邦作品专辑。 ★每个音符波哥雷里奇都经过权衡,技巧也经过微调,直到找到适合的演奏方式。 ★萧邦经常被其他钢琴家过分浪漫化地演绎,波哥雷里奇则将其带往合乎逻辑的结论。 传奇钢琴家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自1981年音乐演奏事业开始便是以萧邦作品闻名。本录音是他20多年来再度发行整张萧邦作品的专辑,收录第3号钢琴奏鸣曲,两首《夜曲》(作品48-1与62-2),以及升F大调《船歌》(作品60)。 波哥雷里奇认为:“艺术需要时间”,慢慢酝酿。这正是他历经这麽久的时间再度出版萧邦作品专辑的原因。因为每个音符都要经过权衡,技巧也经过微调,直到他找到适合的演奏方式。他在一次採访中曾说:“精緻艺术有一个特点:它是残酷的,即使对我来说也是如此。”他的诠释绝非自满亦绝非平庸。在他的演奏中,力量与诗意相遇,相互碰撞,最终成型。他刻意远离飞速发展的音乐产业,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道路。 他的诠释总是深思熟虑的,因为正如著名音乐评论家姚阿幸·凯泽(Joachim Kaiser)所写:在极端情况下,音乐史上许多最重要的作品在波哥雷里奇的演奏下,经常造成震撼。尤其是萧邦,经常被其他钢琴家过分浪漫化地演绎。而他只是将它们带往合乎逻辑的结论。萧邦一生体弱多病,且经常暴发愤怒,他的伴侣乔治·桑(George Sand)便曾表示:“萧邦的愤怒是可怕的。”就此而言,萧邦早已不是传统的梦幻浪漫主义形象,而是内心衝突的音乐家。 1980年10月波哥雷里奇参加在华沙举办的“萧邦钢琴大赛”,在第三回合比赛时因为他的诠释违反传统,未能进入最后一轮决赛,引起评审委员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钢琴家阿格丽希(Marhta Argerich)以退出评审团作为抗议,却因此打响了波哥雷里奇的国际知名度。此后萧邦的作品在波哥雷里奇的演奏曲目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而多年前他发行的第一张专辑便是萧邦作品录音,之后又发行的三张萧邦作品录音。本集则为第五张。 在这张专辑中,波哥雷里奇致力于萧邦晚期作品的诠释。他巧妙地处理矛盾,刻意表现音乐中的对比性,并呈现其阴暗面。他不沉溺于任何音符,只为了表达萧邦晚年的破碎心境。
Ivo Pogorelich的其他专辑
- 1718121600000
- 1685030400000
- 1643299200000
- 1642089600000
- 1567094400000
- 1562256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