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姵x兆欣,跨域斗法 陈歆翰、叶柏岑、王媛平,即兴飙乐 回溯传说,凝视当代,叩问初心 1924年,雷峰塔倒了——是附近村民们长期偷搬塔砖的结果!白蛇没有从塔底下飞出来,徒留一地散落残毁的经卷。故事依然流传改编,留下的、重建的又是什么? 华姵(长笛)、陈歆翰(笛箫)、叶柏岑(打击)、王媛平(古筝二胡),四位音乐家在1924年的时空切面,以「雷峰塔」为题,相互诘问即兴创作,思辨这里曾发生过的传说与历史:他们恨,他们爱,他们悔,他们悲;是万物有情,是生灭无常,是真心难寻,是缺憾难舍。 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除了既定的三大要素,音乐是如何被组成?如何被演奏?如何唤起群众共鸣?建筑关乎权力,是载体,是符号,是意识形态。当代社会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雷峰塔1924》以音乐集结四位不同领域的音乐家:华姵(长笛)、陈歆翰(笛箫)、叶柏岑(打击)、王媛平(古筝、二胡),与兆欣、陈健星(文本构作)跨域对话,即兴创作,不仅是古今中西乐音上的相互交织,更是人性的相互诘问。六个篇章,六个切角,六种哲思:序、猜、寻、斗、空、溯。长笛、笛箫互为表里,古筝、鼓钹纵横捭阖,二胡、人声帮衬点染。言谈对话间,彷佛代言人物,又评点故事,更呼应当代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