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江湖? 在众人眼中,大概是刀光剑影,大概是恩怨情仇。 许嵩的《江湖》又是怎样? 伴随着淅沥小雨、悠远笛声和忽然惊醒梦中人的一记古筝,听者跟随主人公潜入暗夜——飞檐上,雨滴滑落连接天地;暖阁中,美人抱琴半遮面。“今夕是何夕”?“故地是何地”?两句不知是嗟叹还是反问的唱词,便廓清了他与一切剑拔弩张的关系,曾经的江湖落拓,曾经的鲜衣热血,都已风干飘零,即便“飞鸽来急”,也要兀自“沉默江湖里”。 音乐演绎方面,经典的传统民乐与全新电子乐器绝妙融合,复古情怀与时代感兼得。两段间奏里中国大鼓与HIPHOP电鼓的交织并进令人拍案,更大胆使用唢呐、锣等等极难在流行乐中运用的中国元素,构建出一派刀光剑影、名利杀场的浮华江湖,以此与主角的出离隐遁形成了反差,令人印象深刻。与许嵩以往一些较为“柔情”的中国风作品相比,《江湖》更偏于描摹“侠骨”,用词极简,旨意却更为深远。“敬属江上雨/寒舟里/我独饮”——作品以一句“我独饮”作结,人声从恢弘的伴奏中抽离出来,一如主角从纷乱的江湖中抽身一般,告别前尘往事,悠然归隐。 这首歌作为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的主题曲,与剧目的内容也极为贴合。《画江湖之不良人》中的主角李星云就是一个“衣锦夜行”之人,便如许嵩在歌中营造出的江湖一般,恩怨散去、刀剑归隐。后期制作方面,编曲由著名音乐人郑楠操刀,层次细腻丰富,功力毕现;总制作人、混音师、录音师、母带工程师一如既往的全部由许嵩本人亲自担任,全情投入到每一个音乐细节里,精益求精,确保了作品的一流水准。
最佳匹配
- 千禧之年,华语圈歌坛兴起了一股中国风热潮,流行歌手们将国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为国风展现更多的可能性,也替后来的古风流行铺垫。 2009年,内地唱作人许嵩发行首张词曲全创作专辑《自定义》,包揽这张唱片的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音等。 2010年,许嵩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寻雾启事》,在唱片工业全面转向数位时代的背景下,许氏国风作品伴随90一代人的记忆,贯穿无数人的青春时代。 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中,许嵩受邀为张杰和张靓颖创作了歌曲《燕归巢》;同年元宵晚会,许嵩献唱全创作曲目《书香年华》;早在2012年的元旦晚会,许嵩还演唱过《断桥残雪》。 另外,在武侠游戏和古装剧的插曲加持传播下,古风逐渐推向主流,许嵩也不乏参与创作:热播剧《花千骨》主题曲《千古》(2015)、网剧《画江湖不良人》主题曲《江湖》(2016)、网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曲《蝴蝶的时间》(2017)、《新天龙八部》主题曲《雨幕 》等。 从《清明雨上》到《千百度》再到《山水之间》,许嵩一直致力于创作中国风创作,许氏中国风,词为魂曲为骨,将听众带入他一手构建的许氏江湖。
- 许嵩,很喜欢的歌手,创作才子
- 比之当年那个被流言蜚语裹挟的青涩的“网络歌手”,我们看得到许嵩的成长,和他在接连不断的优秀作品中愈发沉淀的底气。 “即使哪一天没有人听我的歌了,那我也一定有最后一个听众,他叫许嵩。”许嵩这样说。 他曾在黑夜中彷徨,却从未忘记找寻光明的方向;他曾在荆棘中迷路,却从未放弃为含苞待放的玫瑰放声歌唱。 有人说,最难得的不是从血泪中爬起来的倔强,而是千帆过尽后不忘初心的执着。 许嵩就是这样有底气的音乐人。